“双减”行动 | 我们用“智慧教育”算好了这道“加减法”
华师附第459篇
纵观人类历史,每一次科技革命,都会推动课堂发生根本变革。从最初的口口相传,到太学、书院,从学堂到课堂,科技的进步,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,让课堂的变革避无可避。因此,在信息时代,唯有拥抱互联网,我们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。
在全面推动互联网+教育的时代背景下,借助两江新区打造智慧教育高地的东风,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旭学校加快了智慧教育的升级迭代,启动了华师附智慧教育2.0工程。在“双减”政策下,在探索学生智慧成长的实践中,华师附人用“智慧”带来了教、学、评的三重革命,用“智慧”为人们展示了面向未来最真实的教育画卷。


华师附的“智慧思考”
学校校长陈珍国认为:“智慧课堂的核心要义,是通过人机协同优化教学过程,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。其重点在于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,关键在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,这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。”
有了“智慧”的加持,我们倡导的A-STEM,即学科融合性教育,才能在课堂中更好的落地。信息技术,让我们能更好打破学科的壁垒,让我们的课堂再也不受学科、时空的限制。
而华师附打造C-PBL课堂,即指向6C的问题化学习,将Cyber competency(网络胜任力)作为6C的其中之一。网络胜任力,对于其他5C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为此,C-PBL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,是华师附课堂改革的题中之义。
“智慧”的C-BPL课堂,学生的学习是个性化的、立体化的、开放的、互动的、创造性的;通过大数据、学习分析,进行学情诊断分析、资源智能推送、学习过程与效果多元智能评价,将有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、提出疑问、思考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智慧能力。


为什么刚刚好?
“双减”的核心,其实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。如何在保证质量下,实现减负提质呢。我们必须向课堂的40分钟要答案。而智慧课堂里,大数据+人工智能的加成,恰好让我们不仅能实现“双减”,还能实现“双加”。
一起来看看智慧课堂的优势吧:
华师附“智慧课堂”开通了专属的个性化辅导功能,让孩子和老师可以通过“智慧课堂”(教师机、学生机)实时互动。老师通过“智慧课堂”针对性给每位孩子推送微课,实现以学定教、因材施教、分层施教。
“智慧课堂”还能及时收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,让老师及时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具体问题,及时查缺补漏,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及时关注。
▼优势二:学习情况随时掌握,及时“控负”
老师和家长可以全过程关注到学生,包括上课听讲、课堂反馈、知识薄弱点、学习时长、学习习惯等。这些都可以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负担是否过重,并从中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。
▼ 优势三:个性化学习图谱,让学习更加私人订制
华师附“智慧课堂”为老师和家长提供可视化的知识图谱,轻松了解学生的学困点和薄弱点,老师+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方式,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路径,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,让学习私人订制,让成长私人订制。


华师附智慧行动2.0
基于对“未来教育”“智慧教育”的思考,华师附从建校开始,就将智慧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来抓。在构建人脸识别系统、智慧办公、智能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校园建设1.0基础上,华师附智慧教育行动2.0开始了,并将目光聚焦在我们的课堂上。
为此,华师附在小学开展了英语全息情景教学,让孩子身临其境与外国老师隔空对话。提升英语水平的同时,也培养了孩子的国际理解力。同时,伯克利大学智脑竞速项目也即将对孩子们开放,在信息技术加持下,能更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,提升手脑并用的能力。
在初中的课堂上,学校语文、数学、英语三大学科组,也开始了“智慧课堂”的教学实践,我们一起来感受“智慧课堂”的魅力吧:

语文:大单元教学+互联网,让学习更主动

语文学科发挥团队优势,依托于正在实施的大单元教学,将每个单元课堂目标进行整合,打造了互联网+大单元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,并由周虹宇老师进行课堂实践和示范。
在这节课上,周虹宇老师运用聚焦和画笔功能对易错字词进行强调,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。通过拍照展示功能,将学生的学情及时有效直观的进行展示讲评,让课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课堂的趣味性一直是聚焦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。在互动中,周老师运用抢答、随机抽人的功能给课堂带来了更多的活力。每个小组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平板上,并投至大屏进行分享讲解,将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更加具体地展示给大家,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。

数学:互助讨论,课堂无死角

在这场智慧行动中,华师附数学学科组也是马不停蹄。在暑假期间,大家群策群力,共同打造了信息技术加持下的数学智慧课堂,并由李盛菊老师进行课堂示范。
在这节课上,李盛菊老师通过对分数乘法的复习引入,让学生观察四个算式,从形式到结果,寻找规律。引导孩子得出这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,乘积为1,就此得出倒数的定义。
通过例题,李老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: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,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。这一环节中,大家运用了智慧课堂的互动讨论功能,大家可以按照平时讨论一样,再把总结内容发出来,也可以同时讨论,这样就可以更方便收集每位同学的想法,老师也可全部掌握每小组每位学生的发言情况。
在课堂小结时,系统同时分享了多个学生的想法,李老师也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,全班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,李老师都精准掌握,保证了教学无死角。

英语:以学定教,教学更精准

在初中,英语学科组则通过多次研讨,最终形成了互联网加持下的英语情景教学模式。在英语组的示范课上,鄢旭老师则通过信息技术,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pk,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和兴趣。以开小车去旅行为线索,讨论假期情况。使用聚焦功能解读图片,对教学图片进行放大分析,直观清晰。
课堂上鄢老师还针对性布置了当堂训练,增强了师生互动交流,通过大数据处理分析,高效快速掌握学生易错题,直接以饼图、直线条呈现学生学习状况。让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,一目了然。

“双减”之下,我们找到了一条减负增质的“智慧”之路。华师附“智慧课堂”,是提升课堂效率是有力武器。是推动课堂教、学、评变革的有效路径。是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的关键,是我们培育创造未来的人的必由之路。
2021-06-10

2020-09-17

2021-09-01

2021-09-03

2021-09-08

-END-
撰文:曾辰程、郑铁柱
编辑:融媒体中心
审核:康宗芬

相关新闻
-
资深教师招募 | Pick华旭,给你C位,赢在未来!
2022-07-01上海华旭双语学校(原“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”)创建于2015年,是一所K-12国际化双语学校,坐落于上海市嘉定区。办校7年来,硕果累累。
-
聚焦 | 舟山市普陀区关工委助力中旭学子的科创梦想
2022-06-24近日,旭辉教育旗下上海师范大学附属舟山中旭学校“未来城市”设计项目课程成功申报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“播撒种子·助力成长”关心下一代公益项目,学校将获得舟山市普陀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资助,以项目化的活动方式开展科学、前沿、优质、有意义的课程内容,从科技创新、劳动实践、梦想星工厂等教学角度落实双减政策,为城市发展助力
-
6月招生复学季!上海华旭双语学校首个线上开放周圆满结束
2022-06-06更名后,上海华旭双语学校仍将继续依托华东师范大学的国内一流师资,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,在课程设置、教学管理、质量标准、师资培养等方面接受专业的指导和支持。
-
旭辉教育旗下上海华师双语学校正式更名!
2022-05-29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》的通知要求,在获得主管部门批准后,经学校理事会决定,2022年5月29日,旭辉教育旗下“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”正式更名为“上海华旭双语学校”,并将继续为社会提供优质、特色、规范的民办教育。